阅读此文之前,麻烦您点击一下“关注”,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,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,创作不易,感谢您的支持。
01
那天我刷推特,热搜榜第一的位置霸着一行大字——“13名美军上将联名抗议F-35预警机削减”。你说这消息放在战时都够震撼,更别说是在平日里美军内部如此罕见的集体表态。
细细一扒,这事真不是无的放矢。今年7月刚冒头,特朗普还在为他那“大而美”的法案四处奔波,结果自家军方老干部们集体给国会上书,要求撤回2026财年空军预算的一刀切决策。这回不仅F-35采购量大砍,“明星项目”E-7“楔尾”预警机也差点被扫地出门。
六个前空军参谋长,外加七名现役的四星上将,签名那排场,直接把军迷炸出了天际。“美军预警机会不会断代?”“美国还能不能在西太平洋翻腾?”各种讨论,满屏飞。
02
美国空军这两年过得确实不容易。经费吃紧,优先要保的项目那么多,有时候真得在“买鞋”还是“买袜子”之间掰扯半天。
预警机的地位?那可是妥妥的“作战大脑”级别。在咱小时候看的美剧里,它可能就是个雷达飞机的模型。可现代战争里预警机就是“侦察+通信+指挥”的核心枢纽,没有它,战略纵深和联合作战就全是空谈。
结果呢?F-35削减一半,新E-7差点流产。美方地一套替代方案,说什么让E-2D扛大旗。你们别看这飞机名字看着像E-7的亲戚,真让它上,妥妥一代差距。
03
我问了下懂行的朋友。E-2D“先进鹰眼”能打?能,但那是小航母上的小不点,真放到太平洋大场面——指挥能力、覆盖范围一比就暴露短板。很现实一点它撑不起美军全球部署的摊子。
美方又端出了“卫星指挥”这招。表面是信息化、太空化进步,听着科技感十足。但说白了还是无法替代经验丰富、会临场研判的指挥员。卫星的实时数据总有延迟,遇上电磁干扰或大气异常,分分钟掉链子。更别说临场判断时,天上的“冷冰冰”真斗不过人脑和飞机。
这也是为什么,那些上将们信里的话,比谁都犀利没有一支空中指挥天团,美军在亚太要真动起来,连PLA都摸不到影子。这不是杞人忧天,而是对美军传统优势的深度忧虑。
04
其实美国这路走的,叫“杀鸡取卵”一点也不过分。预算砍来砍去,看似短期省花销,实则把未来的作战效率砍得七零八落。
咱们换个视角
中国呢?人家动作就稳多了。以运-20平台为底,空警-3000是大飞机,大雷达、大通信模块一步到位。你看近几年新闻,不仅“量产”节奏加快,技术升级也是步步紧跟。中国空军这种“不炫技,先务实”的作风,反倒成了优势。
有人说,你空警-3000真就那么牛?我找了下资料。事实是这样现代作战环境有隐身战机、高超音速导弹,传统小平台的预警机看不见,跟不上,根本hold不住大规模作战。而像空警-3000这种“容量够大、雷达够新、指挥链条拉得开”的机型,不止看得远,还能帮地面空中多点协同,临机应变,那是妥妥的作战“超算大脑”。
05
反观美国,E-7搁浅、卫星滞后,等着呢。就靠一堆E-2D给航母打补丁,弄个“临时拼凑版指挥中枢”,能用多久?技术差距会不会被中国、俄国一点点拉开,靠啥补?押宝未来科技的赌局,风险大到难以想象。
我专门看了那封将军们的联名信。坦白说,里面写的不是危言耸听,而是真话空中作战中枢没了,美军全球干涉力直线缩水。哪怕你的F-35再多,没有靠谱的预警机协同,那些铁疙瘩根本打不出美国想要的体系联动。
要不咱们说“体系作战”就怕对手有“体系大脑”呢?2026财年预算被这样动一次,五角大楼这步棋,说是退守也是被动,里外里都落了下风。
06
网络上网友吵翻天。有些美国军迷还在辩解“E-2D升级速度快,卫星指挥会超越中国。”但更多理性的声音都在告诫电子战要靠基础,大摩天大脑才是真本事,不信你看看俄乌冲突,通讯指挥一瘫痪,各种高科技武器都变成了大号铁棍。美军如果真的丢掉“预警机+指挥节点”这条线,战略主动权肯定守不住。
而咱中国呢?腾腾加码,自研不松劲,把基础平台攒硬了,等到需要“体系全面出击”时,起点和格局都不是一点半点的差距。
写到这,脑子里就俩字悬。美国这一削预警机、空军指挥能力要是真跟不上,东亚的天很快就得变颜色。短短几页上将联名信,本质戳中了五角大楼最怕的事一旦被体系甩开,未来就是“望尘莫及”。
07
说点题外话,每每全球军备新闻,总有朋友觉得远,离咱们普通人没啥关系。但战机、预警机这种看似高冷的国之重器,一旦优势丢了,就是战略安全的真漏洞。美国若再不调整,后悔都来不及。
你怎么看?美国这步棋,到底能撑多久?咱国产预警机还有哪些隐忧?评论区开麦聊聊,咱一起琢磨琢磨。
在线炒股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